设计美好学校 共创美好教育

DESIGN FOR EXCELLENT SCHOOLS &

CREATE FOR BRILLIANT EDUCATION

动向

TREND

让传播更中国——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品牌设计

返回
添加时间:2025-10-17 来源:锦连环
在AI兴起、数字漫卷的时代, 
文化,需要一种有气质的表达;
文化研究院,需要一个有辨识的符号。
 
扇·智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从丝路商船到数字云端,
中国风正在以更新的形式走向世界。
作为“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
首都与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智库,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
正在用一套可识别、可延展、
可交互的视觉系统,
在信息洪流中锚定身份,
在多元语境中传递价值。
 
 
研究院需要一个既能传递百年文脉,
又能契合新时代科技语境的符号,
它应有历史的厚度,也有未来的张力;
既承载中华文明的底蕴,
也能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视觉的浪潮中,
持续发声、不断生长。
答案,有时很简单:
一把扇子,
就能串起古今与未来的对话。
 
唐•阎立本  步辇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扇·意
扇,是仪态,更是意境。
可显威仪,可抒胸臆,
可点江山,可纳秋意。
它不仅是器物,更是一种“善”的隐喻,
和谐友善,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品质,
一种东方式的交往语言。
开,是开放、连接、生成;
合,是凝聚、沉淀、共识;
骨,是结构、逻辑、系统;
面,是表达、界面、体验。
一开一合,
我们触摸到华夏文明中“和而不同”的格局。
扇虽小,但小中见大,
集诗、书、画、印于一身,
方寸之间,
文气浮动、风骨凛然。
 
明•文徵明 红杏湖石图扇页  故宫博物院藏
 
 
扇·形
首师大文化研究院的品牌标志设计,
以折扇为原型,
根植于中华文脉之中,
也向未来敞开。
 
 
发散的扇面,是文化传播的姿态,
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愿景。
中国红的底色,不仅是血脉的传承,
更是首师大致力繁荣中华文明的热忱。
 
 
辅助图形,
取意于长江与黄河的曲线,
象征文化的滋养与流长;
色彩的多元,寓意文明的包容与灿烂。
在设计中,这不再只是二维的形象,
它可以在 AI 绘图、
虚拟空间、数字交互中被延展。
一本电子画册、一场沉浸式展览、
一枚带有动态数据呈现的数字徽章,
让传统符号,
成为可以被体验、被互动的时代符号。
 
 
 
扇·用
梁漱溟先生说:
“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
文化唯有爱才会用,唯有用才会创新,
唯有创新才能久远。
将扇之形,
融入研究院的空间场景,
装饰于前台、走廊、会议厅……
融入研究人员的日常生活,
跃动在请柬,飘扬在旗帜,
绚彩于丝巾,妆点于服饰……
融入真实与虚拟的世界,
在每一个角落,
扇起新时代的中国风。
 
 
 
 
在今日,梁漱溟先生所说的“一切”,
无疑包括了数字化发展。
对于大学而言,
品牌规划是国际声誉的基石。
在AI重塑全球教育格局的今天,
独特的文化符号与数字资产,
也是高校在国际舞台的核心竞争力。
系统化的文化元素经数字化转译,
便可成为跨越时空、
可交互、可传承的宝贵资产,
在虚拟国际交往中自带语境,
从容传递东方智慧。
 
 
 
 
文化,在经史子集,
亦在数字字节。
真正的文化自信,
不仅是复刻古物,
也是让传统在当代语境中,
被理解、被使用、被再创造。
这把扇子,
是器物,更是方法;
是符号,更是系统;
是回望,更是前瞻。
愿这把扇子,
既能扇起千年的风骨,
也能在算法的吹拂下,
为世界输出一个
清晰、自信、且不断演进的东方叙事。
 
 
 
 
 
委托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化研究院
 
设计单位
北京锦连环咨询有限公司
 
委托项目
教育品牌设计
返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