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好学校 共创美好教育

DESIGN FOR EXCELLENT SCHOOLS &

CREATE FOR BRILLIANT EDUCATION

动向

TREND

米歇尔访华引爆中国校服之争

返回
添加时间:2014-03-27

来源:锦连环

媒体日前聚焦访华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参观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却意外再度引爆校服之争:有网友觉得,北师大二附中的同学们穿的校服——确切地说是那套宽松的蓝白运动校服,“太减分了”!这就像一个火苗,在微博上引爆了网友们对国内运动校服铺天盖地的吐槽,虽然对该不该用运动衣作校服各有看法和分析,但在“丑到爆”这点上基本毫无争议。(引自腾讯新闻《北京中学生穿宽松校服接待米歇尔引网友激辩》)
 
于是关于校服存在是否必要,引发众多网友争论,各大媒体也纷纷加入讨论阵营。央视《新闻1+1》白岩松在题为校服如何“致青春”的报道中,连线印象系列(《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又见平遥》等)总导演王潮歌,谈论关于当下校服设计的看法。王潮歌坦言“我首先觉得我们现在年轻人缺乏一种熏陶或是一种教育,它就是美学的教育,当一个民族的青少年们不懂得美的时候,我们未来就会有同样的城市、同样的楼房、同样的店铺、同样的服装。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知道什么是美,知道怎么选择美,甚至我们是有意地培养他们这种审美意识,长大了以后,我们才可能拥有一个别样的世界。“
 
锦连环认为中国学生人口基数巨大、贫富不均,校服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树立平等的观念,并且会对学生起到规范和约束的教育作用,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和集体意识。校服作为学生身份的一种标志,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角色感,进而激发学生的荣誉感。
 
从1993年国家教委下达《城市中小学生统一着装》文件开始,运动款校服在全国城市中小学教育界开启了长达20余年的“一统江山”的局面。其实也有一小部分学校选择设计了更美观的校服,如北京新英才国际学校红英小学北京高等秘书研修学院等学校。校服系统设计或欣欣向荣,阳光温暖或挺拔隽秀,既彰显学校文化和品牌特色,又张扬个性、得体大方,深受孩子们的欢迎。
 
 
锦连环认为只有热爱我们的文化,善用文化,在使用中传承和创新,坚持文化的自尊、自爱、自觉和自信,才能推动文化走向自强。
 
一、唤醒美的感知力
教育时时刻刻都在,它存在于生活和学习当中的每一个细节。校服也同样具有教育属性。千篇一律的校服让人们从对美的妥协一直到美的麻木,压抑和阻塞了美的意识。唯有从基础教育开始,点滴累积、开发学生对于美的感知力,学生们才会逐渐懂得欣赏美、尊重美、创造美。好的校服设计的意义就在于用美的氛围实现高度的人性关怀,彰显豆蔻年华的生机与活力。从群体价值取向的培养、到日常行为的引导、感观上的暗示等方面悄无声息地提升对真的探索精神、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对善的趋向心理。
 
二、文化符号的力量
提及美国就会想到星条旗、老鹰、自由女神;提及日本就会想到樱花、富士山、武士道;提到中国人们就会想到长城、青花瓷、京剧等等。文化符号成为国家特色的名片,成为一片土地的图腾。梁漱溟先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校服同样是文化的一部分,理应反映自身的特色并受到更多的关注与尊重。很难想象穿着英伦服装、吃着美国的肯德基、看着松下电视、坐着德国汽车长大的中国孩子将来会怎样去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 
 
三、规则下的特色绽放
校服具有规范和统一的作用。有的学校为学生提供多达40套校服供学生选择,学生衣着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在个体需要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规范和统一的作用相应就会减弱。或许我们还可以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找到介于个体需求和群体意识之间的平衡点。校服可以在兼顾规范统一的基础之上,在细节部分留有创新的余地,同样会收获别样的精彩。譬如创建于1572年的哈罗公学,在全世界都有分校。在统一制服的基础之上,女生的蓝色发卡会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尺寸及大小上的差异,在细微之处彰显哈罗特色。
 
四、探寻细节深处的魅力
校服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很多现实的因素,比如孩子们的课时长短、运动需要、换衣之便、家长心声等诸多因素,关注到校服设计的每一个细节,才能更好地展现校服的独特魅力。好的校服设计影响范围延伸至每个学生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健康成长等综合素质。用智慧的、美的符号来表现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和有序性,才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
锦连环认为,只有在校服设计中融入教育梦想、展现品牌特质,绽放青春气息,才能更好地塑造学生的精神面貌、反映一代人的教育理念、突显群体的审美意识以及学校品牌形象。锦连环愿与更多学校一起用心创建鲜活的校园服饰文化。
 
 
校服设计
 
学生校服定制
 
 
推荐
 
 
 

教育品牌设计|校服设计|学生服装设计|毕业服装设计|校庆服装设计|学校校服设计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锦连环”的作品,其版权均属北京锦连环咨询有限公司所有。
 
返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