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校的品牌升级——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特色定位(一)
返回
		添加时间:2020-09-08
		
		
		(12).jpg)
			灯市口小学
		
			这是一所皇城附近的百年老校
		
			从1864到2020,走过156载峥嵘岁月
		
			胡适曾做过这里的校董,冰心为这里题过词
		
			百年前
		
			她开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之先风
		
			为学校的发展奠定百年根基
		
			百年后
		
			她成为东城区优质教育的标杆
		
			以新时代的品牌形象续写百年辉煌
		
			百年历史
		
			教育薪火相传,学子为国栋梁
		(10).jpg)
			▲  吴兰第先生题写的育英学校牌匾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简称“灯市口小学”或“灯小”)始建于1864年,最初名为“男蒙馆”,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开展现代教育最早的学校之一。
		
			1900年,更名为“私立育英学校”,设小学、初中和高中部。
		
			1952年,育英学校回归国有,小学部更名为灯市口小学。
		
			2012年,学校成为首批北京市“百年学校”。
		
			2014年,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成立,现有灯市口、北池子、东高房、礼士四个校区。
		(11).jpg)
			▲  百年学校牌匾
		
			从男蒙馆到育英学校,再到灯市口小学,
		
			教育薪火相传,学子为国栋梁。
		
			从当年的新式学堂,到今天的优质教育资源带,
		
			时代已然不同,引领始终如一。
		
			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优秀的师资,
		
			铸就优质的教育。
		
			以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见长的灯小,
		
			荣获多项国家、市区级荣誉及称号,
		
			每年为优质中学输送大批优秀毕业生。
		
			戏剧教育
		
			学校特色,区域名片
		(11).jpg)
			▲  灯小戏剧
		
			灯小将戏剧看成是育人的有效渠道,
		
			学生和教师都组织了自己的话剧团,
		
			举办过多场演出,广受欢迎。
		
			灯小师生还将话剧深入到社区和家庭,
		
			滕亚杰校长亲自带领社区普通民众及老师
		
			和学生家长共演一台戏,
		
			将戏剧的教育能量发挥到最大,
		
			使之成为修养、文化、感情的连接方式,
		
			成为区域文化的一张响亮名片。
		(11).jpg)
			▲  教师版《雷雨》  北京·首都剧场 2019年11月
		
			百年探索
		
			心系家国,面向未来
		(5).jpg)
			▲  灯小学生
		
			一代代灯小教育者,
		
			以前沿的认知精神和积极的践行能力,
		
			探索着每一个时代的教育模式。
		
			百年前的育英,适逢家国罹难,
		
			开启中西合璧的教育,探索教育兴国的道路,
		
			走在现代化教育的前列。
		
			百年后的灯小,正逢民族复兴,
		
			心系国家使命,胸怀全球格局,
		
			探索面向未来的教育模式。
		
			滕亚杰校长带领团队,
		
			挖掘学校百年文化底蕴,凝聚学校百年教育精神,
		
			将学校特色锁定为——“点亮”行动。
		
			特色定位:“点亮”行动
		(6).jpg)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
		
			点亮生命的自有光明,激发生命的内在能量。
		
			“点亮”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
		
			而是切实的教育行动,
		
			需要以博大的心去倾听、去理解;
		
			需要以关爱的心去尊重、去呵护;
		
			需要以智慧的心去唤醒、去激发。
		
			点亮一支火把,不再惧怕寒冷;
		
			点亮一盏明灯,光明得以延伸;
		
			点亮一个生命,美好自然生发。
		
			在“点亮”中,凝聚灯小的智慧,
		
			用行动,彰显教育的美好。
		
			办学理念
		
			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
		(6).jpg)
			▲  滕亚杰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校长
		
			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东城区政协委员
		
			有着150多年历史的灯小,
		
			始终将“以学生为本”作为最高的教育追求。
		
			基于对百年育英文化的思考,
		
			滕亚杰校长提出“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
		
			作为灯小新时期的办学理念,
		
			赋予“生本”以新的内涵。
		(5).jpg)
			滕校长这样解读她心中的“生本”:
		
			每个生命都各不相同,
		
			都应得到尊重,得到关爱,
		
			实现自身的价值。
		
			灯小要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
		
			发展学生的个性,
		
			让每个学生在成长中
		
			生成、发展、创新和飞扬,
		
			尽显人性的完美。
		
			教育应该:
		
			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师生发现自己;
		
			搭建一个个舞台,让师生展示自己;
		
			创造一个个机会,让师生成就自己。
		
			从而,“让每一个生命绽放光彩”。
		
			校训
		
			明德 致知 力行
		(3).jpg)
			“致知力行”的校训
		
			源自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灯小已传承近百年,
		
			激励着一代代学子。
		
			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
		
			“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在原校训基础上增加“明德”,
		
			更加贴近教育的本质,
		
			更加契合灯小的传统。
		(3).jpg)
			明德,强调心性的涵养,是求善。
		
			是涵养自我、照亮他人,
		
			点亮道德感、点亮内驱力。
		
			致知,聚焦真理的探究,是求真。
		
			是探本溯源、追求真理,
		
			点亮好奇心、点亮求知欲。
		
			力行,突出学问的践行,是求实。
		
			是努力实践、竭力而行,
		
			点亮积极性、点亮行动力。
		
			学校三风
		
			校风:成大器,内外兼修
		
			教风:育英才,中西合璧
		
			学风:法贤者,上下求索
		(3).jpg)
			▲  灯小学生的美术作品
		
			心怀大局,勇于担当,
		
			向内涵养德性,向外修炼能力,
		
			是谓“成大器,内外兼修”。
		
			有教无类,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海纳中西精华,培养全球意识,
		
			是谓“育英才,中西合璧”。
		
			学有方法,取法乎上,见贤思齐,
		
			学有精神,锲而不舍、精益求精,
		
			是谓“法贤者,上下求索”。
		
			教育精神
		
			敬业乐群,自强不息
		(2).jpg)
			▲  1990年9月20日,冰心先生为灯小题词
		
			《礼记•学记》:“三年视敬业乐群”。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
		
			业分专精,以友辅仁。
		
			灯小人,专心致志,敬业爱人,
		
			互相成就、共同进步。
		
			《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道为健,君子法之。
		
			灯小人,乐观向上,自强自立,
		
			迎难而上、不断进取。
		(3).jpg)
			▲  冰心先生寄语灯小师生“敬业乐群 自强不息”
		
			育人目标
		
			让生命闪光,为中华添彩
		(4).jpg)
			让生命闪光,是成就自我、彰显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就是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为中华添彩,是达济天下、回馈国家。
		
			灯小的教育,
		
			一直和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灯小的育人目标,
		
			从个人与国家两个层次进行系统建构,
		
			以结果为导向,
		
			是对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成就,
		
			也是对国家和民族的教育使命的践行。
		(4).jpg)
			百年灯小
		
			根植传统,成长底蕴更深厚
		
			面向未来,成长方向更明朗
		
			时间在变
		
			但教育的灯火在点亮
		
			什么是“点亮”
		
			是以教育激发内在力量
		
			使人拥抱光明,向往美好
		
			是以行动赋能生命成长
		
			化被动的接受为积极的参与
		
			是坚守百年传承
		
			是继续传承百年
		
			图片来源
		
			灯市口小学微信订阅号
		
			参考文献
		
			滕亚杰主编. 印迹——1864-2014 灯市口小学建校150周年.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
		
			刘志毅主编、北京市第二十五中学校史编委会编辑. 育英史鉴. 内部资料,2004。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中华书局,2012。
		
			委托单位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设计单位
		
			北京锦连环咨询有限公司
		
			委托项目
		
			学校特色定位、教育品牌设计、文创产品定制、文化环境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