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立体、再立体一点
返回
添加时间:2017-08-18
梁漱溟先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这也是锦连环对文化的信仰。从国内到国际,从米兰世博会到瑞典的大街小巷,从建筑、绘画、手工艺到美食美服,对文化的追求不止,脚步不停,我们一直在路上……
前期介绍了锦连环2017年瑞典文化行,沐浴在北欧温暖的阳光中,感受异域文化的魅力,分享同一份心灵感动。文化有差异,但感动无国界,追求无止境。2016年锦连环北京文化行中的点点滴滴,也在这北欧阳光的照耀下,显得越发闪耀和动人。
(1).jpg)
.jpg)
第一站:
初果手工学院——传·染
大展才艺、大显身手的机会来了!
锦连环的小伙伴们来到初果手工学院,学习民族传统扎染和蜡染工艺,扎染的折叠、捆绑、缝合……蜡染的绘画、上蜡、染色……染出美丽、染出创意。原来优秀可以传染,你可以独一无二!来吧,染出你的style!



.jpg)
第二站:
长城脚下的公社——人与建筑的互赖
手提箱、飞机场、大通铺、怪院子……这是什么东东?乍看着实让人一头雾水。原来它们是“长城脚下的公社”的别墅,由12名亚洲杰出建筑师设计建造而成,每座建筑都有着各自独特的ID密码,奇特的体验,让人耳目一新!观看不同的建筑,唯有认识到价值观与理念的不同,才能读懂建筑形式与结构创新的不同。从建筑设计上也印证了克里斯坦森的“颠覆式创新”理论。那么,我们的学校建筑是否也可以有更多风景呢?
苏子曰:“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亲临日本隈研吾大师设计的竹屋别墅,以竹为屋,人定其中,水淌其下,禅意幽幽。看晨雾缥缈,望长城烽台;听山涧鸟鸣,嗅竹清草香。置身其中,如入自然。人与建筑融为一体,无形无界、无拘无束,而又无处不在。

觉知训练——五分钟吞一颗葡萄
感受建筑之魂、文化之美,需要有感知力。如何培养感知力?这个简单,从五分钟吞一颗葡萄开始(谁说简单?小编差点没忍住给吃了)……
五分钟吃掉一颗葡萄,充分调动味觉、嗅觉、触觉多种感官体验,静静感知葡萄的外形、颜色、味道……破皮后汁液在口腔慢慢扩散,每一个味蕾都被激活起来,如同各种觉知在口腔中上演一场精彩的“交响乐”演出。觉知训练,让你第100次捧起鲜花时,依然有鲜活和丰富的感知,依然拥有最初的新鲜知觉。


沉醉在幸福中,浸润在文化中,小伙伴们情不自禁开启“京瘫”模式!瘫在竹屋中,瘫在自然里;瘫得放松,瘫得舒适,瘫得创意!(都让开,让我先瘫……)

第三站:
無用空间——不足?有余?
谁说“无用”就是没用?那是没有“用心”去找到它的价值。设计师马可,彭麻麻的御用服装设计师,耗时六年,创造了一个心灵世界——無用空间,所有的东西都是取自“无用”,“用心”发掘每一个物件独有的气质,为它们赋予不同的身份和名字,比如,为一套睡衣取名,上装曰“不足”,下装曰“有余”,此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也正是无用空间价值观的折射:懂得取舍,有所用而有所不用,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浮躁的时代里敢于拒绝无意义的华丽和消费欲望,直面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回归最自然的生命状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jpg)



第四站:
长城——筑文化的万里长城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爬上长城一身汗!”恰逢国庆佳节,小伙伴们登上长城争做“好汉”。长城之巅有古代的狼烟四起,也有近代的风云无常;有血与汗的交织,也有爱与泪的情长。映入眼帘的秦砖汉瓦,拂过脸颊的唐风宋雨,无不让我们沉思如何筑起文化的万里长城!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一身汗地捍卫,一声喊地祝福: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为向一位刚荣升为妈妈的同事隔空问好,小伙伴们纷纷变身“孕妇孕夫”!晴空下,旗帜飘扬,载歌载舞,这国家的爱,这民族的情,这小伙伴们之间的义,大爱小爱,我们都爱!

.jpg)
第五站:
罗红摄影艺术馆——为美而存在
“我的一生,为美而感动,为美而存在”——刚一走进罗红摄影艺术馆,这句话就直接映入眼帘。罗红先生历时六年,耗资五亿,汇聚中外顶尖设计理念,精雕细刻一草一花、一石一木,建造出一座中国最大的个人艺术馆。站在一幅幅摄影作品前,听草木发声,与动物交谈,与美同在。人美画美景美,但最美的是这份精神,这份对美的热爱和坚持。我们感动着、激励着、前行着……



.jpg)
第六站:
饭馆儿——舌尖上的文化
吃货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仅要吃,还得吃出文化。正宗日本料理、特色地方名食,透过饮食品味文化。小伙伴们用眼神演绎了什么叫“直勾勾”,用欢呼诠释了什么叫“急切切”,更用系不上扣的皮带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什么叫“肚歪歪”!这是一群真正识食物者的俊杰,这是一群有着文艺范的资深老饕!

.jpg)
对于锦连环来说
文化的捍卫与创新
在于共愿,在于共识,在于共行
一群人、一座城市、一次旅行
共同滋养心田
共同润色山水
共同品味盛宴
让锦绣得以连环
让文化立体立体再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