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好学校 共创美好教育

DESIGN FOR EXCELLENT SCHOOLS &

CREATE FOR BRILLIANT EDUCATION

动向

TREND

《哪吒2》是教育大片?家长、校长都在偷偷学?

返回
添加时间:2025-02-14 来源:锦连环
2月13日,国漫之光《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式宣布票房突破100亿,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破100亿电影!2月14日凌晨,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官博连发100个“谢谢”,深情配文:“拜谢每一份相信与热爱,创下这奇迹。”
 
 
上映至今仅一个多月时间,“吒儿”的票房走势像影片剧情一样“高开疯走”!《哪吒2》的百亿票房,不仅是国漫崛起的强音和奇迹时刻;是中国电影产业的里程碑,中国故事、中国电影的胜利;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明证。
 
 
此外,还有不少观众认为:“《哪吒2》是一部被低估的教育大片、且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哪吒的成功,其实是教育的一面镜子”。超高的家庭观影比例、影院中稚嫩与成熟声音交织的欢声笑语,也一定程度验证了这种观点。
 
《哪吒2》凭什么能获得百亿票房、收获各年龄段高评价?为什么说它是披着娱乐外衣的教育片?它成功背后隐藏了哪些教育启示?又能为校长们带来哪些育人新视角?
 
 
魔丸逆袭:李靖夫妇竟是育儿界扫地僧? 
孩子在成为千万种样子的路上,
教育要有“爱与接纳的力量”
 
“魔丸”就该被放弃么?《哪吒2》中,哪吒作为“魔丸”转世,从出生起就被贴上了“邪恶”的标签,遭受着周围人的误解和排斥。然而,他的父母李靖夫妇却始终选择接纳。
李靖夫妇深知,哪吒虽出身特殊,调皮之下却善良勇敢。他们没有因为哪吒的“魔丸”身份而放弃他,而是给予了他足够的试错空间、激发优势,让他在跌倒中学会站立,并用无条件的爱去感化他,让“魔丸”心中积蓄爱的能量。
 
 
爱与接纳,却在现代教育中缺失:许多家长、教育工作者习惯于用“好孩子”“坏孩子”的二元对立标准去定义孩子,却忽略了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育儿界扫地僧” 李靖夫妇向我们展示了:与其焦虑孩子不够“灵珠”,不如学学顶级教育配置。
第一步:接纳比矫正更重要!
第二步:把“你怎么又犯错”换成“这个bug有点酷”! 
第三步:试错空间才是硬通货:请允许孩子把人生玩成开放世界游戏!
 
新时代的表达让经典被“重燃”
《哪吒2》在保留传统故事内核的同时,加入了现代特效技术、叙事手法、以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热梗”,让影片更生动有趣;用“现代且美的方式”讲述了一个“传统中国故事”,让古老的神话焕发出新的生机。“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点”, 是《哪吒2》大获好评的关键因素之一。这不仅是电影的成功之道,更是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必由之路。
 
 
教育也要有“新时代感”:教育的表达和呈现需不断更新、紧跟时代,符合孩子们的现代主流审美和兴趣爱好,才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兴趣点和内驱力。
 
百亿力量!“中国人的文化团建”
家校同样需要这样的“根深蒂固”!
 
《哪吒2》的爆火,不仅创造了票房奇迹,更是中国人的"文化团建"!
 
百亿票房,是全民支持、是票房背后的“中国力量”!《哪吒2》上映后,观众的热情如同汹涌的浪潮,将哪吒推上了票房的巅峰:从中青年、到全家老少齐上阵,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的观众纷纷走进影院,为电影贡献了票房。
 
这种全民支持的热潮,不仅体现了观众对优质内容的认可,更彰显了中国人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这种文化自信,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形成了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百亿票房,是全行业的协作、是138家公司的合力托举!影片片尾字幕中出现了138家中国动画公司,从特效制作到剧本创作,从设计到剪辑,全产业链的参与,让这部影片成为了一场“全行业托举”的奇迹。
 
导演饺子曾表示,影片的特效制作曾尝试寻求国际团队合作,但最终选择回归国内团队“用心打磨”。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不仅提升了影片的品质,更推动了中国动画从“手工作坊”向“系统化生产”的转型!
 
 
其实,家庭和学校也需要这样的"文化团建"!来增强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随着票房的破百亿和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观众加入到"自来水"大军中,自发地为影片宣传、打call!我们也期待《哪吒2》不断刷新票房纪录,让世界听到中国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国电影,让世界感受到中国力量!
 
返回
分享到: